close

這是"胡賽尼"繼"追風爭的孩子"的又一巨著
故事還是描寫"阿富汗"這個長期被異族統治,戰火漫天綿延的國度
在"胡賽尼"的筆下,讓世界更清楚了解"阿富汗"的種種恩怨情愁
我想這是"胡賽尼"最想說的吧...
民族的仇恨怎麼可以那麼的刀刀見骨,教人無法想像自己原來真的是從荒野中的蠻獸裡演化而來的
"阿富汗"位居歐亞走廊,他們的歷史是一部外族侵略的血淚史
從馬其頓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到後來的蘇俄人
一個一個民族蹂躪踐踏著這片土地
好不容易趕走這些外來的入侵者,結果自己民族的內鬥
再一次的陷"阿富汗"於水深火熱之中
塔吉克人,普什圖人,哈札拉人,烏茲別克人
大家都把自己的圈圈限縮在深深的井底
這種井中的世界,自然造成這樣以管窺天,自以為是的民族命運...
在這樣的大時代裡,故事的張力自然將彈性拉向隨時可能斷裂的兩端
"胡賽尼"成功的在"追風爭的孩子"裡,描述著"阿富汗"男孩子的感情世界
而這本"燦爛千陽"則將筆鋒,畫向"阿富汗"女子堅忍不拔的命運漩渦裡
回首相望,我們也經歷了一段異國入侵,國共內戰的悲慘時代
在那樣烽火連天的歲月裡,偉大的著作一本接著一本
"京華煙雲","藍與黑","未秧歌"...
一直都觸碰著我們已排定的神經序列,一直都刺激著我們已規律的心跳頻率
也一直都擺盪著我們高的已經不能再高的血壓指數
這樣的故事,教人神傷,讓人落淚,傷身傷心也傷眼睛
但為了"數不盡照耀她屋頂的皎潔明月,數不盡隱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
看這樣的書是值得的...
"無奈"是許多電影主題背後所隱藏的真正情緒
在這本書裡處處流瀉著這樣的情愫
人與天爭,爭什麼,人與時爭,爭什麼,人與命爭,爭什麼
再多的心疼,也無奈於生命的脆弱
這本書在描寫兩個原本不同時間座標的女人
在瞬息萬變的戰火中,在計劃保鮮期只有半天顛沛流離的歲月裡
就像兩個大海裡不同海域的浮游生物,被洋流牽引著聚在一起
一個是15歲的私生女"瑪黎安"(代表著聖潔的心靈,僅守三從四德的舊女性)
命運如油麻菜仔般的被迫嫁給大她二十多歲的鰥夫"拉席德"(欺善怕惡,遊走在陰暗角落的小人)
一個是二十年後小"瑪黎安"19歲的知識少女"萊拉"(代表著與頑強命運抗爭的時代新女性)
在一夕間失去所有的親人後,為了生存,被迫屈服在"拉席德"的淫威之下,也嫁給了這個小人
在這樣戰火蹂躪的年代裡,命運尤其捉弄人
謊言,恐嚇,暴力使得兩個女人在戰火摧殘的瓦礫中
只能被"拉席德"擺佈著生命中最卑微的請求"活下去"
最後"瑪黎安"與"萊拉",不但情同姊妹,甚至更如同母女般的相互依存
一再的向命運挑戰,跟死亡拔河
終究還是扭轉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迎向一個看似光明的未來
故事有悲有喜,有苦有樂
這中間的轉折藏著一個很深的伏筆"塔力格"(萊拉的初戀同時也是唯一的情人)
他讓這整個故事有了戲劇性的變化
"萊拉"為了保住與"塔力格"的孩子"艾吉莎",而忍辱嫁給"拉席德"
又同時為了生存與"拉席德"生了"薩瑪伊"
最後在"塔力格"活生生的出現,戳破了"拉席德"欺瞞"萊拉"的謊言時
引發了玉石俱焚的戲碼,就在"拉席德"欲置"萊拉"於死時
"瑪黎安"終結了"拉席德",也終結了這一切,同時也犧牲自己成就了"萊拉"與"塔力格"
最後"瑪黎安"的愛,藉由"萊拉"與"塔力格"的手
像種子般的點點散播在那個曾經蹂躪過她們的城市
這個故事最終還是因為"愛",這是個偉大的力量
這個力量足以讓所有的故事都有了它正確的位置
誠如書冊背面故事摘要的最後一段文字所寫的
"這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心碎的故事,關於一個殘酷的年代,一段不可能的友誼和永遠無法毀滅的愛"
一本很刻骨銘心的小說,值得為它付出一點時間..."燦爛千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汪飛白...痞客 的頭像
    汪飛白...痞客

    汪飛白的部落格

    汪飛白...痞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